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1.27万亿元,同比多增2.23万亿元。
细看数据,在构成汇丰PMI的11个分项指标中,新订单指数和就业指数的大幅改善是10月汇丰PMI显著回升的最主要推动力。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肖春泉在昨日举行的前三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有效需求特别是外需仍然是不足的,产能过剩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总体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是很牢固。
而昨日超预期数据的公布,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反映外需状况的新出口订单延续了上月的回暖势头,升至50.8%,连续两个月位于景气区间。恰在昨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肖春泉在当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明确表示,通过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推进结构调整等努力,有望实现年初确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10%的目标,为全年GDP增长7.5%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汇丰PMI的全部11个分项指标中,就业情况在10月的改善最为明显。制造业PMI是一个宏观经济先行指标,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昨日在点评10月PMI时也提及:受前期政策稳增长效果显现提振,汇丰制造业PMI初值显示工业生产四季度回升势头持续。同时,产出指数10月录得51%,较9月大幅提升0.8个百分点,创下6个月以来新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指导意见》明确了一系列措施:对违法违规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监管不力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及时公开化解产能严重过剩进展情况,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引导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强化环保、能耗两个门槛对于产能过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不少专家认为是由于我国市场化改革不到位,市场协调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郑立新分析说,一些企业对市场预期过于乐观,盲目投资,加剧了产能扩张。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控制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调控政策,但均未达到预期目标。
但几年过去了,产能过剩愈演愈烈。而钢铁行业仅是我国产能过剩的冰山一角
三是企业库存回补有所加快。未来,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推进各项改革,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未来如果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合理把握,中国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仍有望整体保持在合理运行区间。他预计,三季度GDP增速将达7.8%。
一些专家和机构对三季度经济形势更为乐观。预计三季度GDP增速反弹至7.7%左右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呈现逐季下行的态势,一季度GDP增长7.7%,二季度GDP放缓至7.5%,逼近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预计在国内外需求逐步恢复的背景下,下半年国内GDP的环比增速将出现启稳回升,预计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7.7%、7.5% (四季度同比回落更多是基数原因),2013全年经济增速仍能保持在7.6%左右。易纲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健增长,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全年有望达到或超过7.5%的目标,物价水平保持稳定。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指出,近期数据再度传达向好信号,三季度GDP增长反弹是大概率事件。中国社科院14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年秋季报告也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稳中向好走势,一季度经济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经济增长将有所加快,全年可实现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预计2013年全年中国GDP增长7.7%,增速与上年持平,继续保持增长稳健、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
连平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仍存在制造业产能过剩、银行不良资产有所抬头、房地产价格上涨压力较大以及影子银行运行风险等不容忽视的问题。报告指出,面对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中国政府出于金融稳定和转变增长方式考虑,并未推出刺激措施,今后中国需继续推进结构改革,拉动私人消费,实现经济再平衡。
一是因为中央明确调控区间目标,增强了市场信心。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日前也发布报告称,7月份以来,国内宏观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企稳态势,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速将回升到7.8%左右。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告诉中新网记者,今年第三季度,在稳增长政策作用下,需求有一定的回升,这带动了产业回升,其中第二产业回升比较明显,由于房地产市场相对平稳,受控制三公消费等政策影响,第三产业增长依然较为温和,预计第三季度GDP增速为7.7%。在数据公布前,官方释放出对于中国经济走势回升的信心。二是通过深化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分析指出,在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政策作用下,三季度GDP企稳回升几成定局,预计将从二季度7.5%的增速反弹至7.7%左右。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日前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7.6%。国家统计局今日将公布今年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届时,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等重磅经济数据将一并揭晓。
对于即将公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近期数据显示出经济向好的迹象,预计三季度GDP增速将比二季度回升0.1-0.2个百分点,达到7.7%左右。事实上,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表现颇为亮眼,显示出经济回暖的信号,其中,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3个月回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继续收窄、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也创下年内第二高。
由于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惯性,除非有不可预期的突然冲击,总需求在短期内大幅恶化的可能性小。内需和外需都有改善,前者源于稳增长政策,后者源于发达经济体的复苏。
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实现在望 或超过7.5%三季度GDP企稳回升几成定局,全年7.5%的经济增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央行副行长易纲在日前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系列会议上表示,今年中国GDP增速一定会超过7.5%,甚至达到7.6%。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在第16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上指出,近几个月,中国经济出现稳中向好走势,PMI等反映市场预期的先行指标稳定向上,工业增加值、用电量、企业利润等实体经济运行数据继续走高,财政收入增速逐步回升,今年前三季度GDP预计会保持7.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有把握的。今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三季度GDP数据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实现在望 或超过7.5%三季度GDP企稳回升几成定局,全年7.5%的经济增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央行副行长易纲在日前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系列会议上表示,今年中国GDP增速一定会超过7.5%,甚至达到7.6%。
分析指出,在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政策作用下,三季度GDP企稳回升几成定局,预计将从二季度7.5%的增速反弹至7.7%左右。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日前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7.6%。
事实上,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表现颇为亮眼,显示出经济回暖的信号,其中,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3个月回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继续收窄、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也创下年内第二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预计在国内外需求逐步恢复的背景下,下半年国内GDP的环比增速将出现启稳回升,预计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7.7%、7.5% (四季度同比回落更多是基数原因),2013全年经济增速仍能保持在7.6%左右。
报告指出,面对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中国政府出于金融稳定和转变增长方式考虑,并未推出刺激措施,今后中国需继续推进结构改革,拉动私人消费,实现经济再平衡。一些专家和机构对三季度经济形势更为乐观。
二是通过深化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三是企业库存回补有所加快。他预计,三季度GDP增速将达7.8%。连平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仍存在制造业产能过剩、银行不良资产有所抬头、房地产价格上涨压力较大以及影子银行运行风险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内需和外需都有改善,前者源于稳增长政策,后者源于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在数据公布前,官方释放出对于中国经济走势回升的信心。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日前也发布报告称,7月份以来,国内宏观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企稳态势,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速将回升到7.8%左右。一是因为中央明确调控区间目标,增强了市场信心。
今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三季度GDP数据。预计三季度GDP增速反弹至7.7%左右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呈现逐季下行的态势,一季度GDP增长7.7%,二季度GDP放缓至7.5%,逼近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